近几年,体育成绩越来越得到重视,很多学生的体育测试不达标,这不仅仅说明身体的亚健康,也说明孩子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对身体素质的不重视,因此体育成绩已然从30分提升到50分,而各学校也增加了学生的集体活动时间,以便全方位的让学生对身体素质提高重视。
从2015年起,甘肃省将把体育学科纳入中考范围,并以满分50分计入中考升学总成绩。并明确规定,各地要规范办学行为,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。
根据国家课程标准,三年级至九年级的体育课程每周为3课时。据调查了解,在兰州市,许多学校给初中年级每周只安排了两节体育课,个别学校会增加一节课外活动。
兰州某中学一名体育老师告诉记者:“许多家长和老师认为,只要孩子文化课的成绩好就行了,中考后如果能进入教学质量好的高中,就等于跨进了半个大学的校门。所以家长和学校都主抓了学生的学习成绩,却忽略了孩子们身体素质的锻炼,从每学期召开的校运动会上看,有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,跑完800米或者1500米就出现呕吐现象,有的学生根本就跑不下来。”
同时,从我省其他市州的一些中学了解到,有的学校为了让学生提高成绩,常常临时取消体育课,换成化学或者物理等课程。
2014年5月22日,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、省发改委、省财政厅、省体育局四部门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》,该《通知》明确规定,各地要规范办学行为,减轻学生课业负担,切实保证体育课程课时和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,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。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,开足开齐体育课程,确保义务教育一年级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,三年级至九年级每周3课时,高中阶段(含中等职业学校)每周2课时。按照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的原则,结合实际开发地方体育课程资源。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体育传统项目,并逐步形成自身的体育特色。
《通知》要求,各级教育部门、学校要制订实施体育课程、大课间(课间操)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。要创新体育活动内容、方式和载体,注重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活动的融合,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,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、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,大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、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,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,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,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。要关心和支持病残、体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,组织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。
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我省以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为重点,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,推广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即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,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、走进大自然、走到阳光下,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力争到2017年使全省学校体育器材等设备满足基本教学需要;完善体育教师补充机制,初步配齐体育教师;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、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和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;进一步明确政府、部门、学校责任,形成政府主导、部门协调、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,推动学校体育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,家庭普遍十分宠爱,因此锻炼较少,体能方面并不是很强。在体育教学中,应根据学生的性别、年龄、体制等,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爱好,使学生们都有自己爱好的体育项目,培养他们勇于竞争,永不言败的人格品质。通过体育训练和竞赛,鼓励学生克服生理、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,使他们的意志力得到磨练和锻造,以此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,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,体魄强健,使学生以及家长正确认识和普及科学的教育观、人才观、健康观。
一位学生家长说,现在的中考竞争很激烈,体育50分不是一个小分数,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不但要注重文化课的学习,也要加强体育锻炼,提升体育成绩,相应地,学生的身体素质会不一定的改善。
一名教师表示,只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培养,却忽视了孩子身体健康的培养,会导致孩子“营养不良”。没有好的身体,就没有一个好的未来,家长要树立教育孩子全面发展的思想,让孩子身心健康、体魄强健地走向未来的生活。
以上内容是关于2015年甘肃中考体育满分的介绍,更多关于中考体育考试的热点资讯,请考生密切关注唯学网,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为考生发布中考的政策资讯。